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新闻 汽车新闻

小米汽车招聘普工_小米汽车紧急招工信息

tamoadmin 2024-08-12 人已围观

简介1.岗位数量增长显然没人增长快,目前社会如何运行?2.比亚迪做电子烟?这家给华为小米手机代工的企业要靠什么都做生存3.京津冀产业链同步跟进 北京环球度区全面复工小米厂区在新郑小米工业园,一些求职者不按照入职流程和要求去做。自己总以为自己比谁都强,要求厂区这样那样……然后厂区肯定不会满足你们的无理要求结果就在到处发信息诽谤污蔑。你们这种素质的求职者在厂区看来,去哪个厂区都不会服务多长时间。公道自在人

1.岗位数量增长显然没人增长快,目前社会如何运行?

2.比亚迪做电子烟?这家给华为小米手机代工的企业要靠什么都做生存

3.京津冀产业链同步跟进 北京环球度区全面复工

小米汽车招聘普工_小米汽车紧急招工信息

小米厂区在新郑小米工业园,一些求职者不按照入职流程和要求去做。自己总以为自己比谁都强,要求厂区这样那样……然后厂区肯定不会满足你们的无理要求结果就在到处发信息诽谤污蔑。你们这种素质的求职者在厂区看来,去哪个厂区都不会服务多长时间。公道自在人心,公理自有天断。

岗位数量增长显然没人增长快,目前社会如何运行?

不是。

根据查询BOSS招聘和小米招聘得知,深圳龙岗小米工厂是小米集团旗下的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工厂,主要生产小米和红米系列的手机产品。深圳龙岗小米工厂的招聘方式有以下几种:

直接在BOSS直聘网站或APP上查看深圳小米的招聘信息,与小米的Boss在线直接开聊。深圳小米目前正在线直聘14个职位,包括手机BSP系统工程师、手机touch开发工程师、手机传感器软件工程师等。

直接在小米官方招聘网站上查看社会招聘的职位信息,选择合适的岗位并在线投递简历。小米官方招聘网站上有各个部门和地区的招聘信息,包括深圳龙岗工厂的生产制造类、质量管理类、物流仓储类等岗位。

比亚迪做电子烟?这家给华为小米手机代工的企业要靠什么都做生存

2022年春天,1076万名毕业生创造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就业供给。

而今年一季度,全行业应届生需求同比减少4.5%,是近年来最惨淡的春招。恰逢一季度互联网大厂动辄15%-30%的优化比例,更是雪上加霜。

2022,可能是应届生的最难就业年

一场淅沥春雨,李洋参加的又一场校招结束了,他却空手而归。“985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经验丰富”,换作往年,任何一条都足以撬开大厂高薪之门。但今年不行。“企业缩招,薪资下调,边走边看吧。”一股失望情绪,在李洋心底蔓延。有失望者,更有绝望者。中文硕士吴梅,经历了20多场校招,投递100多个简历。但,一个回音也没有。他们本打算用文凭增加竞争力,却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毕业季与裁员潮。在这背后,是1076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潮水,始作俑者则是长达20年的扩招。

2012年4月,教育部明文规定,“未来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一声呐喊,却无法叫停狂奔的人。随后几年,高校生规模始终在急剧膨胀。

2000-2022年,从95万到1076万,中国高校毕业生每一年都创下历史新高,累计培养了约1.25亿大学毕业生,接近日本的人口总数。其中有扎根本土的赤子,还有海外学成归来的英才。 按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预计,2021年海外留学生归国人数第一次超过100万。考虑到疫情阻隔,未来这一数字还会大概率提升。供给激增,就业严峻,不少毕业生见招拆招——继续深造。202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457万,比2021年净增80万,同比增速超21%。

研究生的扩招,等于给劳动力创造了一个两年多的缓冲期。但两年之后,研究生们也要重新面对社会,躲不开就业大潮的席卷。

 然而,火热的劳动力供给,被需求端的一盘冷水浇醒了。这主要源自几个关键行业的萎缩。

首当其冲,便是房地产进入“黑铁”时代。

房地产关联性极强,每栋楼背后都有一大堆跟着吃饭的人。这个龙头熄了火,建筑、装修、建材,包括家居家电也都跟着暗淡。仅恒大一家,拖累的上市公司就超30家,为其承担建筑施工的南通三建更是直接凉凉。

而一些工商业不发达,全靠房地产维持财政的四五线城市,公务员已经发不出工资…教育培训行业持续出清,所容纳的岗位数量直线下降。据BOSS直聘统计,2022年春季,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岗位规模收缩幅度超过30%。“公司都快倒了,还招什么人”,一位从业者这样诉苦。

一向坚挺的互联网大厂,疲态尽显。

BOSS直聘研究院《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春招旺季以来,互联网行业招聘规模同比增长13%,创下2019年以来最低点。

放眼一季度,互联网提供给应届生的岗位数同比减少1.78%。全行业面向应届生的招聘职位,同比下降了4.5%。 千万应届生,直面缩招之困。但现实情况,可能更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校招,小米拿出了1000+个就业岗位,字节提供了6000+岗位,腾讯发放8000+职位,美团招工10000+,京东招工20000人……但这只描述了企业的名义需求量,并没有反映企业的真实需求变化。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官方微信统计,2021年7月-2022年3月中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快手、百度、京东、网易、微博、哔哩哔哩、蚂蚁集团12家企业总招聘人数29.59万人。但若扣除总离职人数21.68万人,12家互联网企业净增用工仅7.91万人。

校招不会一直持续,应届生不会一直有“绿色通道”。有经验的失业者,最终要与千万应届生同台竞争,让就业市场彻底卷起来。裁员是无奈之举,大厂有自己的苦衷。

 从2021年2月16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高点算起,一年多280只中概股平均跌幅超60%,有66只中概股跌幅超过90%。这其中罪魁要数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与此同时,国内反垄断也在重塑行业。国内外市场监管引发了市场动荡,企业必然也要经历剧烈阵痛,甚至是恐慌。相信阿里、滴滴、美团,都深有感触。2月21日,雪球上一条“腾讯又被锤了,而且是重锤”的消息不胫而走。最后大家没有等到实锤,但这则消息本身却成了市场最大的锤,当日腾讯股价在恐慌中跌去5.23%。腾讯集团公关部无奈辟谣道:“谣言的穿透力,往往强大得让人无法想象。”在股市外衣下,大厂的“里子”也在变得单薄,头部大厂中,阿里净利腰斩,京东、美团也变为亏损……

就业,事关稳定大局。为保就业保民生,政策层面出手迅猛。两会工作报告中,稳市场主体成为保就业的重要举措。针对中小微市场主体,税收减免、融资支持、保费降低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被实实在在用在了企业身上。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2.5万亿,用1000亿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鲜活的数字,让市场更有底气的 为创就业机会,国家亲临战线。 2020年3月,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国有企业连续两年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国企充当了一把护盘侠角色。

2022年国考招生招录人数首破3万(31200人),同比增加21%。校招比例也从2019年的42.02%升至2022年的67.3%。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3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新建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书记(校长、院长)每年走访企业不少于100家。

如此硬性规定,实属历史首次。校长进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引荐人才,也能摸底企业招人需求,长远来看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短期内,校长刷脸效果有限。一个高职院校校长反馈,“去了几家企业,企业领导很客气,招待很热情,就是真没岗位。”

甚至,创业也再被提及。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公告》,从税收优惠、担保、资金扶持等方面全方位引导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在杭州、天津等地,一系列更加细化的创业支持政策也已浮出水面。

在经历招聘的种种失意后,毕业生变得清醒了:国企招工名额,不能一直持续;公务员扩招,但报录比更高了;互联网腾笼换鸟,但不会开绿灯;当下环境创业的成功率不会太高……

社会上的确有结构性就业机会,但只留给了一小批有准备的人,这其中也包括毕业生。

需求遇冷,供给却创出新高,2022年中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1600万人。大多数劳动者,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供需失衡是表象,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发展不适配,才是问题根源。

许多HR反馈了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很多企业也招不到人。 在2021年应届毕业生中,人文社科占比51.5%,高于理工科。现实中,无论5G、AI、元宇宙技术,还是传统制造业,都倾向于理工科学子。

当然,这不只是学科匹配问题,也包括教育体制弊端,很多毕业生空有专业但并不专业:学中文的写不好稿子学会计的看不懂报表,学经济的连供求也分析不出来。而薪资结构不合理,又加剧了这种不适配。 日前《中国青年报》针对679所高校生形成了5244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当前最被看好的行业,依次是互联网IT、文娱与教育。智联招聘《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也显示,IT/互联网最受期待,其后依次是房地产/建筑业、文娱传媒与金融业。

但现实中,最具需求力的,却是制造业。

根据人社部数据,在2021年三季度中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有58个与制造业有关。到2025年,国内制造业前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达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广东顺德的一家电器零配件老板一直忙着招人,“去年走了50号人,今年只招到20个,工资都提了10%还是没人来。大家不爱进厂房,都去送外卖了。”制造业吸引力低,是有原因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在18个行业门类中,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薪前三位的分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业(17754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9851元)”、“金融业(133390元)”,而制造业只排第13位,平均工资只有82783元。

 低薪,让传统制造业失去了市场吸引力,也造成了行业的用人荒。

破除这些不适配,非朝夕能实现。拥抱这波数字产业变革浪潮,才是求职者真正的机在。

高端制造的“大机会”

BOSS直聘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指出,2022年春招中,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用人需求暴增,同比增幅超过40%。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一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其统计的48个行业中,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行业平均薪酬分列第7位、第11位、第17位、第20位,平均薪资分别为11448元、105元、10254元、10094元,均高于全国平均招聘薪酬水平。

随着“工业+互联网”战略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薪酬较上季度提升了1.3%,同期互联网与游戏行业薪资则下跌下降了2.5%、8.7%。

比亚迪去年在济南建厂,年后便开启了热招。“现在每天电话咨询量超200个,每天都能收到两三百份简历。”一个多月里,比亚迪已与100人签订了劳动合同。薪资待遇高,人才需求大,政策支持强,以高端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产业势力正成为最强的人才蓄水池。

在十四五规划中,科创经济、智造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将构建起全新的经济业态,并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这正是千万毕业生的新机会、新出路、新归宿。

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中国有近六成毕业生选择了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甚至毫不相关的岗位。在移动互联与全民学习浪潮下,跨学科就业只会越来越容易。

也就是说,即便学科发展跟不上产业进程,劳动力依然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让自己变得专业。

但从源头看,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还要从教育教学入手。尤其教育部门要加速推动产学研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就业与经济发展的适配。

2019年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施高职院校扩招,扩招人数100万人。近年,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强化培养高技工人才队伍建设。

但教育层面的变革,是一项长周期的工程。

关键时期,所有的市场主体不能躺平。

就业者应该调低预期,即便工资低一点,工作辛苦一点,也先踏踏实实干起来;要考虑给企业端更宽松的用人和劳动政策,降低其用人负担和风险,让其更愿请人,更敢请人;企业也要把握低谷中的“揽才”机会……

如此共克时艰,或能完成保就业、保民生、保经济的大棋。

京津冀产业链同步跟进 北京环球度区全面复工

文/吴迪

编辑/赵艳秋

比亚迪电子股价在昨日冲高后恢复平静。截至5月27日收盘,比亚迪电子下跌1.4%,报收49.3港元。受“比亚迪电子即将量产电子烟”消息的利好影响,比亚迪电子昨日股价盘中一度大涨超22%,收涨近12%。

网络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将“比亚迪电子生产电子烟”误解成是“比亚迪生产电子烟”,批评比亚迪“不好好做 汽车 ,跑去做电子烟”是不务正业。事实上,比亚迪是一家业务繁复庞大的巨头,早在2007年就进行了业务分拆。 汽车 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而比亚迪起家的电子产品代工业务归属独立上市的比亚迪电子。

而为了生存,做代工的比亚迪电子几乎是什么产品热就蹭什么。比亚迪方面回应称电子烟业务仅以品牌代工为主,“没有独立上市”。毕竟,电子烟业务是它诸多成长赛道的其中一条。

比亚迪电子为何选中电子烟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比亚迪电子的电子烟业务已经进入试产阶段,预计6月可能进入大规模量产。外界测算其满产产值或将接近百亿水平。

近些年, 汽车 相关业务成为比亚迪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从利润增长角度来看,比亚迪主要的利润增长依旧来自手机产品代工,也就是来自其控股的比亚迪电子,这些业务包括手机零部件制造、手机设计和组装。 汽车 业务营收规模虽然逐年扩大,但由于研发投入巨大以及市场价格因素,处于亏损状态。换句话说,维持比亚迪利润增长的还是比亚迪电子。理清了这背后的关系,再看比亚迪电子开展电子烟代工业务,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了。

比亚迪电子具备很强的研发实力。结合机构的调研数据,比亚迪电子工程师队伍有12000人。且其在2018年就开始对电子烟所需的电子雾化进行了布局,在2020年第四季度实现了陶瓷雾化技术的突破。另有数据显示,比亚迪电子在电子烟行业拥有近万项专利。

但赶不上变化。电子烟行业发展一波三折。由于对青少年潜在的危害性,2019年时电子烟被禁止网络销售,对整个行业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但相比于监管成熟的传统烟草业,电子烟就像是野草,“烧不尽吹又生”。

今年3月2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意味着电子烟有可能将划入烟草范围。长久以来,电子烟最大的争议在于,是应被视为一般电子消费品还是应该被当作“烟草”,接入与烟草同等的税收和监管。

一纸报告也间接打断了比亚迪电子股价的继续拉升。5月26日,国家卫生 健康 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 健康 报告2020》,明确指出电子烟加热产生的有害物质,明确了电子烟的 健康 危害性。受该报告的影响,有电子烟“富士康”之称的思摩尔国际股价跳水,大跌超15%。比亚迪电子借助电子烟业务消息股价爬升的势头也瞬间停息。

而对于电子产品代工闻名的比亚迪电子,一位电子行业人士告诉AI 财经 社,代工业的行业属性要求这些代工企业必须是“滚滚向前”的,把握任何可能的市场机遇是发展所需。

市场数据显示,电子烟市场空间巨大。2020年电子烟市场规模达到了424亿美元,且同比增速达到15.6%。即便到达了数百亿美元的量级,但业内预计中国电子雾化渗透率仍不足1%。意味着,这里面存在极大的赚钱机会。

代工厂的生存艺术是“什么都做”

“什么都做”某种程度上说是代工厂的生存艺术。

一位出身代工厂的资深管理人士对AI 财经 社表示,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富士康,都有比较多元、齐全的产业链条。“就像考试一样,都在提升各个科目综合的答题能力。”

在该人士看来,代工企业一定要多元化,“本业比如说手机组装会有起伏,旺季的时候拼命招工,到了淡季,订单下滑的速度很可能会超过人员流失的速度,而这么多工人不能闲着,最好还是想办法找一些其他订单来做。”有些事情听上去好像是跨界了,但实际上代工归到底,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基于此,该人士过去所在工厂就存在一个理念,比喻成“错峰用电”,持续保持工厂运转、工人有事做,“有些可能不为了赚钱,而只是为了养人”。

对于一个代工厂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固定的订单对应固定的人员,永远有事做、有钱赚。但现实中这种状态很难实现,往往需要按照客户的需求去配置人力和,而客户订单实际上通常处于不可控的状态。

比亚迪电子的发展路径,也反映出了它的行为模式。该公司最早是手机电池起家,然后反向整合,去做手机组装和其他电子产品代工。比亚迪在电子业务上,在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都把握住了 历史 机遇。

做电池的同时,在2002年,比亚迪就开始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并集中在手机领域做研发,这也助它后来踩中手机的风口。从电池转型涉足功能机,再到后来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步步比亚迪电子已经扩展到现在三大业务板块,以智能手机为根基,开拓新型智能产品和 汽车 智能系统市场。

2008年,在经济危机中,比亚迪也曾斥巨资约2亿元人民币收购当时处于破产边缘的宁波中纬半导体,强化半导体布局。这也为后来其进军各类电子供应链打下基础。

业内判断未来三年比亚迪电子来自新型智能产品的收入有望突破150亿元。而也有分析认为,比亚迪电子未来在 汽车 电子领域具备比较好的成长性。

很大程度上,比亚迪这样的行为模式也构成了它极强的生存适应性和市场应变能力。2020年,比亚迪电子在疫情下快速增加口罩生产线,3天出设备图纸,7天完成口罩机的研发制造,迅速发动了10万员工,建成2000条口罩生产线。口罩业务在过去一段时间为比亚迪电子提供了增长动力,彰显了“比亚迪速度”。

据AI 财经 社了解,富士康也会在手机产品的反季节,接一些像电饭煲、电饼铛这样的“填充性”产品订单。

而对于比亚迪电子来说,电子烟业务也不过是它诸多成长赛道的其中一条。

京津冀三地协同战“疫”,企业产业链作业回归正轨。3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前往北京环球度区(以下简称“环球项目”)和北京奔驰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奔驰”)。随着京津冀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十项制度的逐步落地,前述两家企业已全面实现复工复产,而其位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链企业在经历短暂蛰伏期后,也实现全面复苏。

环球项目施工人数超1.4万

“昨晚,来自河北沧州的15棵树苗已全部运达园区,但这在疫情前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涉及复工等产业比较多。”北京国际度区有限公司城市大道高级项目总监董学全介绍说,度区内春季种植是2032棵树,目前园区栽种树木达130棵左右。

不仅是园林绿化,董学全表示,目前园区内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度区内的酒店、商业建筑、配套服务建筑均已结构封顶,正在进行机电安装、装修与园林等工程,年内完工的整体未受明显影响。

公司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园区各项目已实现全面复工复产,现场施工人员总数已超过1.4万人,基本实现了高峰建设期的满负荷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园区内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很大程度得益于京津冀地区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同步跟进。据介绍,为环球项目供应建材、设施设备的厂家遍布全国各地。

“复工以来,在我们使用囤货维持生产的同时,北京市防疫复产组、市委市京津冀协同办等部门也在同步帮助我们协调供货厂家尽快复工、全面复产,并优先为环球项目生产供货。”董学全说,目前,产业链上已有115家京津冀地区的厂家实现了复产。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复工企业分别为63家、20家和32家。

北京奔驰所有工厂复产

除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外,在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带动下实现全面复产的还有北京奔驰。据北京奔驰公司事务与法律副总裁孙辉介绍,目前,北京奔驰员工基本已返岗,员工在京率达99%;截至目前,北京奔驰全部工厂均已恢复生产,并开启柔性化生产和人员动态管理,部分工厂启动双班生产。

“疫情期间,供应链的影响成为整个汽车制造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孙辉说,为了确保以北京奔驰为核心的京津冀汽车产业生态圈恢复运行,京津冀三地协同办等会同相关部门,在短时间内打通堵点。期间,“京津冀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总体协调,解决人员、物流、产业链协调等方面问题,保障了整个产业链企业的复工复产。

在实现复工复产的同时,公司端也同步取了配套的防疫措施。比如,针对生产车间、办公室、班车、餐厅、洗手间、更衣室、电梯间等有人出入的地方,每天进行不少于三次的全链条消毒。

同时,根据公司特点,全面梳理餐厅、会议室、更衣室等易造成人员聚集的地方,创造安全办公距离;为员工配发口罩,并且要求进入工厂人员登记信息、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此外,公司还在车间和办公室设置了40余个观察室等。

京津冀配合助产业链复苏

据介绍,北京奔驰分布在京津冀地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企业共计50余家,占到全国产业链企业的约1/3。截至目前,北京奔驰位于京津冀地区的供应商已实现全面恢复生产。

此前,为降低疫情期间的企业损失,京津冀三省市领导于今年2月15日召开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会,成立了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防疫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组。

随后,京津冀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十项制度措施出台,其中包括建立实施京津冀疫情信息互通、引导人员有序流动、区域产业链配套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等制度措施。

同期,津冀两地同步推出保障产业链企业复工复产的“组合拳”。例如,天津市协同办逐一对接在津近40家企业和所在地;河北省三河市通过拨付防疫专项资金、给予街乡招工奖励等方式,敦促北京奔驰线束供应商加快复工等。

除环球项目和北京奔驰外,市委市京津冀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米公司在津冀的8家供应商、京东方位于津冀的30余家主要供应商、北京长安汽车位于河北涿州的6家零配件供应商,目前也已全部实现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