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garmisch德国_德国gmn

佚名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garmisch德国_德国gmn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garmisch德国”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德国拜仁州票使用及适用范围2.德国艺术歌曲有哪些最重要的作曲家3.德国火车票购买攻略德国火车票怎么买4.哪有德国作家PeterSchn

garmisch德国_德国gmn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garmisch德国”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德国拜仁州票使用及适用范围

2.德国艺术歌曲 有哪些最重要的作曲家

3.德国火车票购买攻略德国火车票怎么买

4.哪有德国作家Peter Schneider (1940-)的介绍?

garmisch德国_德国gmn

德国拜仁州票使用及适用范围

       拜恩州:慕尼黑,天鹅堡,国王湖,纽伦堡,维尔茨堡,罗腾堡,班贝格,雷根斯堡,浪漫之路大部分,拜恩周票当然也包括奥地利的萨尔斯堡

       拜恩州州票Bayern-Ticket

       --价格:

       最多5人乘坐的州票 Bayern-Ticket :27欧

       单人州票 Bayern-Ticket Single:19欧

       (最多5人乘坐的)夜票Bayern-Ticket Nacht:19欧

       以上价格为网上订购及自动售票机上购买的费用,如果到售票处(Reisezentrum)购买,要加2欧。(其他州票和周末票同)。

       注:萨尔茨堡火车站内有DB售票窗口,但无自动售票机,所以价格要贵两欧,建议如有可能,事先网购或在其他地方买好

       5人州票也可以是家长携带任意多自己的15岁以下的小孩

       --使用时间:(一天有效)

       周一到周五中的某一天:9:00--次日3:00

       周六,周日及全拜恩的法定节假日:0:00--次日3:00

       (拜恩的法定节假日也不少,比全德的多)

       夜票:每天18:00--次日6:00,次日如果是周六、周日或者全拜恩的法定节假日则延长至7:00

       --使用范围:

       -拜恩州票可以乘坐本州内DB所有短途火车(RE, RB, IRE, S-Bahn)的二等车厢及其他铁路公司的火车

       -州外火车段包括至Ulm Hbf(巴符州), Kufstein(奥地利) 和 Salzburg(奥地利),从 Garmisch-Partenkirchen 经Reutte (Tirol) 到 Kempten (Allg?0?1u)的境外段(奥地利), Lindau – Memmingen(经过Ki?0?8legg)铁路段(巴符州).

       除了一些有特殊规定的路线(比如 Mautstrecken,上车前请询问司机拜恩票是否可用),所有交通区内可以乘坐公共交通S,U(地铁),Strassenbahn(有轨电车)和Bus(公共汽车 和几乎所有拜恩境内的汽车路线 。

       --使用拜恩州票还可享受多项门票优惠:

       详情见链接(pdf)

       城市游览、宫殿及城堡门票优惠表(德语)

       博物馆及展览门票优惠表(德语)

       大概看了下,还是有些有用的东西的,很多博物馆门票减了一点,还有比如萨尔茨堡卡也有便宜10%。不过建议真的要用的人把这几页纸打印出来带在身上,免得买票的时候人家不承认

德国艺术歌曲 有哪些最重要的作曲家

       德国的作曲家太多了,最有名的是“三B”: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其它的著名德国音乐家还有: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韦伯、梅耶贝尔等等。

       巴赫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早年曾从戈赛尔、马克逊学钢琴,一生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 他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 他的四部交响曲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晦涩难懂,其中《第一》和《第四》最为有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门德尔松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38岁时即病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的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音乐作品中最早描写神仙境界的。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共八册四十八首,形象生动多姿,是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对十九世纪德国音乐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舒曼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自幼显露出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才华。先学法律,但仍孜孜不倦地学音乐,以至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1830正式开始了音乐家的生涯。由于急于求成,把手指练坏,转而从事音乐创作和评论。他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有许多新颖独特的钢琴名曲如《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与妻子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并促使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840年写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最著名的有: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后又写下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

       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生于莱比锡。曾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与哲学。20岁时已写过几部管弦乐。后在维尔茨堡、马格德堡、哥尼希斯堡和里加等歌剧院当指挥。1842年他的歌剧《黎恩齐》演出成功,使他当上德累斯顿皇家歌剧院指挥。他是大型管弦乐的创始者,对歌剧艺术有重大改革,首先,他建议一个歌剧作曲家要参与剧本创作,作整部歌剧的总导演;其次,他强调预先确定的和弦是歌剧艺术的基础;第三,他作品中的内核就是连续旋律的发展,利用翻来复去的旋律产生柔顺悦耳的音乐效果,乐曲内部很少出现正常的终止式。

       瓦格纳探索和发展了前人对铜管乐器的研究,找到了铜管乐音响的合理基础,使萨克斯管与管风琴、小号、长号组合在一起,发出和谐的音响。他的许多作品有着威武骑士的色彩,充满了金属的辉煌。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帕西法尔》、《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等11部歌剧,9首序曲,1部交响乐,4部钢琴奏鸣曲及大量合唱曲、艺术歌曲等,并写了《艺术与革命》、《歌剧与戏剧》等几部关于歌剧改革的著作。

       理查·施特劳斯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864年6月11日出生于慕尼黑。五岁开始作曲,十岁前就写了《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后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中途辍学,至曼宁根乐队担任着名指挥家比罗的副指挥,后任正指挥。

       在乐队里,他受第二小提琴手、音乐哲学家里特的影响,要求“以李斯特、柏辽兹及瓦格纳的作品为榜样来表达音乐”。从此,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等十四部歌剧。

       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着称,常以音乐手段表现文学故事的内容和抽象的事物。他采用象征性的主题和变奏手法对事物进行写实性的描写,与柏辽兹的“固定乐思”和瓦格纳的“主导动机”相类似,但更为新颖和细致入微。他被视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人物。

       施特劳斯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着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1949年9月8日,施特劳斯逝世于德国的加米施-帕滕基兴(Garmisch-Partenkirchen)。

       韦伯

       德国作曲家。自幼随父母在各地旅行演出,对戏剧非常熟悉,对德奥的民间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十岁学钢琴,后学作曲。1813年以后,先后任布拉格歌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作风严谨仔细,从舞台调度到服装设计、灯光安置、甚至剧院经营都亲自过问。在他主持下,这两个院、团成就卓著,由此成名。

       在德国歌剧发展史上,他的代表作《自由射手》是以德国民间题材,用德国歌唱剧形式写成,音乐接近德国民谣,配器充满浪漫气氛,被公认为德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他作的艺术歌曲平易近人,颇具民间色彩。他的钢琴作品以《邀舞》最为脍炙人口,人们已将此改编成管弦乐和芭蕾舞演出。

       梅耶贝尔

       吉亚克莫·梅耶贝尔 (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德国作曲家。自幼学习钢琴,十岁在柏林首次公开登台表演,成为知名的小钢琴家。后立志要创作歌剧,十四岁起学作曲。二十一岁时完成第一部歌剧。1826年后定居巴黎。五年后歌剧《恶魔罗勃》在巴黎歌剧院初演获得成功,以后成为法国大歌剧体裁的代表作曲家。

       代表作有歌剧《埃及的十字军》、《北方的明星》、《非洲女》、《先知》等。《非洲女》中的咏叹调《啊! 美丽的人间天堂》,《先知》中的管弦乐选曲《加冕进行曲》流传很广。所作歌剧场面豪华,讲究演出效果。

德国火车票购买攻略德国火车票怎么买

       巴赫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早年曾从戈赛尔、马克逊学钢琴,一生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 他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 他的四部交响曲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晦涩难懂,其中《第一》和《第四》最为有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门德尔松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38岁时即病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的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音乐作品中最早描写神仙境界的。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共八册四十八首,形象生动多姿,是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对十九世纪德国音乐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舒曼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自幼显露出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才华。先学法律,但仍孜孜不倦地学音乐,以至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1830正式开始了音乐家的生涯。由于急于求成,把手指练坏,转而从事音乐创作和评论。他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有许多新颖独特的钢琴名曲如《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与妻子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并促使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840年写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最著名的有: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后又写下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

       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生于莱比锡。曾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与哲学。20岁时已写过几部管弦乐。后在维尔茨堡、马格德堡、哥尼希斯堡和里加等歌剧院当指挥。1842年他的歌剧《黎恩齐》演出成功,使他当上德累斯顿皇家歌剧院指挥。他是大型管弦乐的创始者,对歌剧艺术有重大改革,首先,他建议一个歌剧作曲家要参与剧本创作,作整部歌剧的总导演;其次,他强调预先确定的和弦是歌剧艺术的基础;第三,他作品中的内核就是连续旋律的发展,利用翻来复去的旋律产生柔顺悦耳的音乐效果,乐曲内部很少出现正常的终止式。

       瓦格纳探索和发展了前人对铜管乐器的研究,找到了铜管乐音响的合理基础,使萨克斯管与管风琴、小号、长号组合在一起,发出和谐的音响。他的许多作品有着威武骑士的色彩,充满了金属的辉煌。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帕西法尔》、《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等11部歌剧,9首序曲,1部交响乐,4部钢琴奏鸣曲及大量合唱曲、艺术歌曲等,并写了《艺术与革命》、《歌剧与戏剧》等几部关于歌剧改革的著作。

       理查·施特劳斯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864年6月11日出生于慕尼黑。五岁开始作曲,十岁前就写了《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后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中途辍学,至曼宁根乐队担任着名指挥家比罗的副指挥,后任正指挥。

       在乐队里,他受第二小提琴手、音乐哲学家里特的影响,要求“以李斯特、柏辽兹及瓦格纳的作品为榜样来表达音乐”。从此,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等十四部歌剧。

       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着称,常以音乐手段表现文学故事的内容和抽象的事物。他采用象征性的主题和变奏手法对事物进行写实性的描写,与柏辽兹的“固定乐思”和瓦格纳的“主导动机”相类似,但更为新颖和细致入微。他被视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人物。

       施特劳斯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着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1949年9月8日,施特劳斯逝世于德国的加米施-帕滕基兴(Garmisch-Partenkirchen)。

       韦伯

       德国作曲家。自幼随父母在各地旅行演出,对戏剧非常熟悉,对德奥的民间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十岁学钢琴,后学作曲。1813年以后,先后任布拉格歌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作风严谨仔细,从舞台调度到服装设计、灯光安置、甚至剧院经营都亲自过问。在他主持下,这两个院、团成就卓著,由此成名。

       在德国歌剧发展史上,他的代表作《自由射手》是以德国民间题材,用德国歌唱剧形式写成,音乐接近德国民谣,配器充满浪漫气氛,被公认为德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他作的艺术歌曲平易近人,颇具民间色彩。他的钢琴作品以《邀舞》最为脍炙人口,人们已将此改编成管弦乐和芭蕾舞演出。

       梅耶贝尔

       吉亚克莫·梅耶贝尔 (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德国作曲家。自幼学习钢琴,十岁在柏林首次公开登台表演,成为知名的小钢琴家。后立志要创作歌剧,十四岁起学作曲。二十一岁时完成第一部歌剧。1826年后定居巴黎。五年后歌剧《恶魔罗勃》在巴黎歌剧院初演获得成功,以后成为法国大歌剧体裁的代表作曲家。

       代表作有歌剧《埃及的十字军》、《北方的明星》、《非洲女》、《先知》等。《非洲女》中的咏叹调《啊! 美丽的人间天堂》,《先知》中的管弦乐选曲《加冕进行曲》流传很广。所作歌剧场面豪华,讲究演出效果。

哪有德国作家Peter Schneider (1940-)的介绍?

       虽然国内和国外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其实也不是很明显,今天小编就要来和大家说说相关的一些攻略,那就是关于德国火车票的攻略,大家去看看吧。

怎么购票

       A。你可以直接在德国铁路网站订票

       在左上第一个选框中填入出发地(LEIBZIG火车总站),第二个填入目的地(FRANKFURT火车总站)

       以及下面的出发日期和希望的出发时间

       然后点击红色的“SUCHEN”即可。

       出现车次列表后,点击“sp?ter”可获得更多选择。

       注意,请选择UMST。下面数字最小,最好为0的车次。这是指换乘次数。

       如果出现两个价格,则左边的价格为最优惠的价格(SPARPREIS)。

       B。直接到火车站的售票处买票,即在网站查好车次后直接人工购买,当然,你也可以提出你的希望,让他给你找合适的车次(看你的交流能力了),但这样买的车票会比网上的贵几个欧元的手续费。

       C。自己到自动售票机上买。但操作比较复杂。如果不熟,请找德国人帮你。

其他

       从慕尼黑到科隆,科隆到罗滕堡,由于是在德国是跨州的火车行程,所以,这两天的车票,建议提前在德铁的官网上,购买特价的点对点的火车票为宜,没有必要买德国的通票,因为这几个点之间的距离都不远,点对点的优惠车票价格也不贵。

       重点讲解下你感兴趣的那种28欧元5人的火车票,那个车票,其实叫“巴伐利亚州一日州票Bayern-Ticket”,也有人喜欢把巴伐利亚州成为拜仁州,把这个称为拜仁州一日州票,是一个东西。

       使用区域巴伐利亚州全境:慕尼黑,天鹅堡,国王湖,纽伦堡,维尔茨堡,罗腾堡,班贝格,雷根斯堡,浪漫之路大部分。(几个临近巴伐利亚邦的城市如Ulm,

       Lindau-Memmingen,Kufstein,及Salzburg也可使用巴伐利亚州票)

价格

       1、单人州票Bayern-TicketSingle:23欧

       2、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一人,增加5欧元;一共可以供5人一同使用;

       3、单人州票夜票Bayern-TicketNacht:23欧,在次基础上每增加一人,增加2欧元;

       4、单人州票Bayern-TicketSinglefor1stClass:34.5欧(乘坐的交通工具有一等座的,可做一等座)

       以上价格为网上订购及自动售票机上购买的费用,如果到售票处(Reisezentrum)购买,要加2欧。

       使用时间(一天有效)

       周一到周五:9:00_次日3:00

       周六,周日及全拜恩的法定节假日:当天0:00_次日3:00(拜恩的法定节假日也不少,比全德的多)

       夜票:每天18:00_次日6:00,次日如果是周六、周日或者全拜恩的法定节假日则延长至7:00

使用范围

       1、拜恩州票可以乘坐本州内DB所有短途火车(RE,RB,IRE,S-Bahn)的二等车厢及其他铁路公司的火车

       2、州外火车段包括至UlmHbf(巴符州),Kufstein(奥地利)和Salzburg(奥地利),从

       Garmisch-Partenkirchen经Reutte(Tirol)到Kempten(Allg?u)的境外段(奥地利),Lindau_

       Memmingen(经过Ki?legg)铁路段(巴符州).

       3、除了一些有特殊规定的路线(比如

       Mautstrecken,上车前请询问司机拜恩票是否可用),所有交通区内可以乘坐公共交通S,U(地铁),Strassenbahn(有轨电车)和Bus(公共汽车

       和几乎所有拜恩境内的汽车路线。

       4、使用拜恩州票还可享受多项门票优惠

       Peter Schneider, 生于 1940年4月21号, 是个德国作家。

       他的一生

       Peter Schneider 的家长是指挥家和作曲家。他童年时期的前部分是在 柯尼斯堡 和 萨克森度过的。 从1945 到1950年,他曾生活在Grainau bei Garmisch-Partenkirchen, 1950 年以后他居住在弗赖堡. 在他1959年考完Abitur (跟高考差不多……)以后, 他在弗赖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学习德语,历史和哲学。 1962年他转到柏林自由大学。 在1965年联邦议会选举的前期, 他曾和其他知名作家参与德国社民党(SPD)的选举办公室,并且在Willy Brandt的选举队伍里为Willy Brandt写过演讲稿。

       60年代期间 Schneider 体验了政治的激进化,这使他成为了柏林学生运动的发言人和组织者之一。 1967年他参与了 ?Springer-Tribunals“ 的准备, 他还曾经是 ?Projektgruppe Elektroindustrie“ 的一员。 这个组织的主要目的目的曾经是建造一个无产者政党的左翼党派,还有呼吁工人阶级。之后他曾在一个私人学校教课,并作为自由职业者在广播工作。 1972 年他通过了他的第一个国家考试。 1973年他因他的政治活动被拒绝获得当任实习教师的资格。这个举措直到1976年才被取消。

       Schneider放弃了当实习教师的机会,因为他当时已经成为了能够独立的自由作家。 他的小说 Lenz在1973年以后颇受失望了的左翼党派的喜爱,因为它描写了他们在理想破灭和起义失败后的生活感觉。在那之后Peter Schneider出版了很多小说, 故事和剧本。他的很多作品都以他这一代人的命运为题,也有一部分作品描写了柏林在德国统一前和统一后的对比。Schneider 也是有名的散文家。自从他渐渐的开始改变他激进的68er政治观念以后,他的作品也开始被一些资产阶级接受。Schneider曾多次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讲师。 他现在生活在柏林。

       Peter Schneider 是 德国 P.E.N.中心的一员. 他在1979年获得了 Villa-Massimo奖学金,2009 他获得了 Schubart 文学奖。

       作品

        Ansprachen, Berlin 1970

        Kulturrevolution, 's Gravenhage 1973 (跟 Walter Kreipe 一起写的)

        Lenz, Berlin 1973

        Schon bist du ein Verfassungsfeind, Berlin 1975

        Atempause, Reinbek bei Hamburg 1977

        Die Wette, Berlin 1978

        Messer im Kopf, Berlin 1979

        Die Botschaft des Pferdekopfs und andere Essais aus einem friedlichen Jahrzehnt, Darmstadt u. a. 1981

        Der Mauerspringer, Darmstadt u. a. 1982

        Niemands Land, Berlin 1982 (与 Monika Hasse )

        Ratte – tot, Darmstadt u. a. 1985 (与 Peter-Jürgen Boock)

        Totoloque, Darmstadt u. a. 1985

        Das Ende der Befangenheit?, Paderborn 1987

        Vati, Darmstadt u. a. 1987

        Deutsche ?ngste, Darmstadt 1988

        Leyla und Medjnun. M?rchen für Musik (歌剧;与 Aras ?ren). 作曲: Detlev Glanert. UA 1988 München. Buchausgabe des Librettos: Berlin 1992

        Extreme Mittellage, Reinbek bei Hamburg 1990

        Nicaragua – oder Die Arbeit der Ameisen am Fu?e der Wahrheit, Basel u. a. 1990

        Wie die Spree in den Bosporus flie?t, Berlin 1991 (与 Aras ?ren)

        Paarungen, Berlin 1992

        Vom Ende der Gewi?heit, Berlin 1994

        Das Versprechen oder Die Jahre der Mauer, Berlin 1995 (zusammen mit Margarethe von Trotta)

        Eduards Heimkehr, Berlin 1999

        Die Diktatur der Geschwindigkeit, Berlin 2000

        ?Und wenn wir nur eine Stunde gewinnen…“ – Wie ein jüdischer Musiker die Nazi-Jahre überlebte, Berlin 2001

        Das Fest der Missverst?ndnisse, Reinbek bei Hamburg 2003

        Skylla, Berlin 2005

        Rebellion und Wahn, K?ln 2008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garmisch德国”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