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新闻 汽车新闻

戴姆勒 克莱斯勒_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ysladmin 2024-06-20 人已围观

简介戴姆勒 克莱斯勒_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戴姆勒 克莱斯勒的信息,并尽力回答大家的问题。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戴姆勒 克莱斯勒的话题吧。1.戴姆勒并购克莱斯勒案例分析2.克莱斯勒是哪个

戴姆勒 克莱斯勒_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戴姆勒 克莱斯勒的信息,并尽力回答大家的问题。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戴姆勒 克莱斯勒的话题吧。

1.戴姆勒并购克莱斯勒案例分析

2.克莱斯勒是哪个品牌的汽车

3.戴姆勒克莱斯勒与克莱斯勒的区别

戴姆勒 克莱斯勒_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戴姆勒并购克莱斯勒案例分析

       2007-04-15 14:07戴姆勒集团董事长于尔根·施伦普1998年1月12日只身来到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罗伯特·伊顿的办公室,17分钟后施伦普就离开了那里,伊顿甚至没有请施伦普喝一杯咖啡。但这次匆忙见面,只是一个漫长故事的开端。在那之后,他们敲定了一桩360亿美元的天价合并,也是商业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跨文化合并实验。这桩曾被广泛喻为“天作之合”的联姻,并没有兑现那些纸面上显而易见的协同效应。恰恰相反,它成了一部MBA教材上不会出现的莎士比亚戏剧。这个故事里充满了欺骗、争夺和贪婪,也有懦弱、自私与失控,而且这出人性的悲剧直到今天都还没有谢幕。根本而言,一切商业活动都是人性驱动的。但很少有哪个商业行为像戴姆勒-克莱斯勒这桩灾难性并购一样,充分显示了人性的失败一面。

       恐惧的种子在伊顿心里生根

       今天克莱斯勒命运的肇始者是罗伯特·伊顿(Robert Eaton)。1992年3月他成为克莱斯勒的接班人。1990年代初,克莱斯勒一举超越了底特律城里的对手们。但鼎盛之时,克莱斯勒也成为了一些猎人的目标。其中,前拳击手、飞行员,后因涉猎航空、地产和影视等生意而成为亿万富翁的柯克瑞恩高调宣布,将会以每股55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普通持股人手中的股份。

       面对总价高达228亿美元的收购,伊顿的态度是回绝,但柯克瑞恩不仅让伊顿意识到克莱斯勒并非是不可收购的,更在这个工程师的内心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对未来的恐惧,把伊顿打败了,他需要有人跟他站在一起。于是,那个宣布“没有想过和其他人或企业联合或者是被收购”的伊顿,要求其副手寻找可接洽的对象。

       施伦普:从卡车修理工到曼德拉的朋友

       在伊顿的设想里,地球上最适合合并对象是德国的戴姆勒-奔驰。而在大西洋对岸,戴姆勒-奔驰也在全球搜索着可能的合作对象,其答案也很明确:克莱斯勒。于是,戴姆勒-奔驰的董事长于尔根?施伦普走进了伊顿的办公室。

       即将在底特律会面的两个人,可能是全世界最不一样的两种生物。如果说伊顿冷淡、木讷,施伦普就像一部永远燃烧着的发动机。他高大、粗壮、精力无比旺盛。他曾经和第一位不带氧气翻越伊乌斯特山的登山家迈斯纳共同登上了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他从每天清晨起就开始疯狂的工作,整天一根接一根的抽着万宝路香烟,到了深夜也并不着急休息,而是大吃大喝一顿。

       无所畏惧与过人的精力,让施伦普从一个卡车修理工(美其名曰“卡车售后服务员”)成为了这家德国工业巨子的领导者。而其在南非工作期间,由于公开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且与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成了好友。

       17分钟敲定商业史上最重要的合并

       面对伊顿,施伦普像与人谈一次5块钱的交易一样开门见山:“你没有多少时间,我也一样。所以让我们直奔主题。我对克莱斯勒进行了评估,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了评估。我们两家公司有很多人都在谈论1995-1996年全球的汽车工业。我已经得出结论,那就是如果我们两家公司合并在一起,将会是非常合适的。产品、地理条件,所有一切都很匹配。对不对?”

       停顿了一下,施伦普看到伊顿并没有任何表示,他继续了下去:“当然,如果你觉得我有些操之过急就告诉我。如果你觉得这种方式并不好,我会觉得很遗憾但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需要一个回答,你看如何?”

       恐惧,以及施伦普直接的表达方式,让一向沉默的伊顿没有太多犹豫。仅用了17分钟,会谈就结束了。出门后,施伦普对自己的人大笑着说:“这实在是太快了,他甚至没来得及请我喝杯咖啡。这太棒了!”十天后,伊顿打电话给施伦普表示这值得双方坐下来谈谈。

       包括律师、法律顾问和银行家在内的谈判双方用八天时间,才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保证股东获得免税的最佳方案是组建一家新的德国公司。但“免税”不能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戴姆勒和克莱斯勒的名字谁放在新公司的名字前面呢?

       美国人再次屈服了。1998年5月7日上午10点,伊顿和施伦普在伦敦签署了克莱斯勒和戴姆勒-奔驰正式合并的协议.

       扛着女秘书的施伦普与选择淡出的伊顿

       当年12月戴姆勒-克莱斯勒举办德美高层的首次大聚会,所有的人在一起吃饭、喝酒、比赛,以此增进相互了解。因为时差,伊顿早早回旧点休息了,但施伦普带着人们狂欢。他和人们唱遍了所能想起来的流行歌曲,到了凌晨,他把自己的女秘书扛到肩膀上,另一只手抄起一瓶香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就像它们的***一样,两家公司太不一样了——所有这些问题不仅难以形成互补,甚至是不可弥合的。

       在一次公开演讲时,伊顿讲起了牺牲。他先是双眼迷离、脸涨得通红、声音哽咽,不久后就当着300名公司高层抽泣起来。当人们为伊顿的自我袒露而鼓掌时,施伦普问坐在身边的克莱斯勒总裁斯特坎普:“你知道他在干吗?我知道,他在说Goodbye。”

       是的,从此之后,伊顿逐渐淡出了公司决策层。

       1999年8月,克莱斯勒市场和销售主管霍尔登(Jim Holden)收到了一份工作邀请——他被邀请成为拥有400多家销售店的连锁汽车销售公司,汽车世界公司的总裁。为留住霍尔登,伊顿命令公司总裁斯特坎普离职,目瞪口呆的斯特坎普最终为了保全自己的退休补偿接受了这一荒唐要求。

       2000年下半年克莱斯勒出现了惊人的18亿美元的亏损,这是九年来克莱斯勒首次出现营业亏损。施伦普辞退了克莱斯勒总裁霍尔登的决议,并决定立刻由自己的亲信蔡澈(Dieter Zetsche)——当时47岁的商用车部门主管去接管这家美国公司。

       在当时13人的公司管理委员会中,已经只剩2名美国人了,而在这两人中,负责产品研发、设计的汤姆?加尔将在年底合约到期告老还乡。

       强悍的蔡澈为克莱斯勒注入生机

       走马上任的蔡澈带着小圆眼镜、留着浓密八字胡,看起来和蔼可亲。在很多次克莱斯勒的新车发布会上,他都会带一把吉他从冰块筑成的墙后冲进会场。这在德国人中实属罕见。但如果论述蔡澈与伊顿的最大区别,用其前同事的说法最为恰当:“在需要的时候,他能够变的非常强悍。” 蔡澈到达底特律克莱斯勒总部后仅几个小时,就开除了包括市场和销售负责人、首席行政官及公关主管等三名公司高管。而他做过的最聪明的决策是他接连让公司开发出两款热卖车型:300C和道奇Charger。在300C和道奇Charger热销的帮助下,克莱斯勒在2005年获得18亿美元的盈利,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和福特都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亏损。

       克莱斯勒被卖传闻再次出现

       正当克莱斯勒逐渐显露出一些生气的时候,2005年7月份60岁的施伦普突然宣布将会在年底退休,离开这家已经工作了44年的公司。他的工作合同原本一直持续到2008年。

       施伦普的确遇到了麻烦,他勾勒的全球商业帝国蓝图中,与日本三菱汽车的结盟完全失败;克莱斯勒情况好转时,奔驰业务却又陷入了近10年来的首次亏损。最终,董事会对施伦普丧失了耐心,请他选择了退休。而在克莱斯勒拥有着出色业绩的蔡澈成为了施伦普的继任者。

       但坏消息是,克莱斯勒的销售出了问题。2006年9月克莱斯勒宣布将会把下半年的计划产量削减16%。但似乎,德国人并不认为自己有义务,或有能力再一次拯救克莱斯勒。于是,那个关于克莱斯勒可供出售的传闻,开始回荡在汽车业内了。

       关键人物:

       ——伊顿,合并发起人。他因为克莱斯勒高层公司政治而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这家美国标志公司的最高***,但这个工程师因为一场敌意收购而长期生活在恐惧中。他愿意为解脱自己付出一切代价,包括自己的职位,与克莱斯勒的灵魂。

       ——施伦普,合并主导者。这个国际象棋手精心策划了一场棋局,从而将“平等”的合并变成严重倾斜的收购。但这个自称拥有九条命的人,最终也成为了糟糕业绩的替罪羊,被董事会赶下了台。

       ——斯特坎普,克莱斯勒总裁。为数不多敢于与施伦普直接对抗的美国高管,并多次拒绝施伦普发出的共同逼迫伊顿尽早退休的邀请,但最终他被伊顿以难以明述的方式赶下了台。

       ——霍尔登,斯特坎普的继任者。与前任不同,他积极与施伦普合作,但在他治下,克莱斯勒九年来首次亏损,并因此被施伦普辞退。

       ——蔡澈,收拾残局的人。一个最难被定义的主角,这个德国人挽救了滑落中的克莱斯勒,但现在,又是他试图卖掉它。这一次,克莱斯勒被估值为80亿美元,是当初购买价格的2/9。

克莱斯勒是哪个品牌的汽车

       先帮您搞清您说的三个名词各是什么:

       梅塞德斯-奔驰——车名;

       戴姆勒-奔驰——公司名;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名。

       三者关系如下: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有一个子公司,叫“戴姆勒-奔驰”公司,而这个子公司生产的汽车,叫“梅赛德斯-奔驰”

       这个简单的关系背后却有着很复杂的过程,下面我再详细地说一下这个关系的形成过程。

       在19世纪末期:(这也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开始)

       有一个叫“哥特利普-戴姆勒”的人,在德国开办了自己的机器引擎工厂,叫:“戴姆勒引擎公司”,主要生产汽车,机器马达和发动机。生产的车叫“戴姆勒”。

       同时,一个叫“卡尔-奔驰”的人,也在德国开办了自己的汽车工厂,同样也生产汽车和机器引擎。生产的车叫“奔驰”。

       他们的公司是竞争对手关系。

       但由于当时的汽车还属于非常昂贵的东西,而且是新鲜玩意儿,可靠性也不怎么高,所以大多富人贵族还是倾向于购买华丽的马车,所以两家公司的汽车销售量都不理想,公司主要还是靠生产机器用引擎来维持收入!

       但是后来,当时的奥匈帝国的总领事,商人艾米尔-耶里内克看中了汽车这一新兴的领域,并十分看好“戴姆勒引擎”公司生产的汽车,就购买了36辆“戴姆勒”牌汽车,并且预先支付了一半的资金,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于戴姆勒汽车公司一年的全部汽车产量了,对戴姆勒意味着什么就不用说了! 但作为一举购买这36辆汽车的条件,艾米尔-耶里内克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就是他要取得戴姆勒汽车公司在奥匈帝国,法国,美国的汽车独家代理销售权;第二就是今后戴姆勒汽车公司生产的全部汽车都要用艾米尔-耶里内克的小女儿的名字梅赛德斯来命名! 所以从那以后,戴姆勒汽车公司生产的全部汽车都叫“梅赛德斯”了!

       二十世纪前期:

       哥特利普-戴姆勒的“戴姆勒引擎公司”和卡尔-奔驰的汽车公司合并,就组建了“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品牌也就变成“梅赛德斯-奔驰”了。

       再后来,是在二十世纪末: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又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就组建了现在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而在德国生产的最主要汽车品牌就是“梅赛德斯-奔驰”!

       这里提到了“卡尔-奔驰”、“哥特利普-戴姆勒”,但是还有一个确实很重要的人物我没有说到,他就是“迈巴赫”!!这个人全名叫“威尔海姆-迈巴赫”。在刚刚成立“戴姆勒引擎公司”后,他就在这个公司做汽车设计工程师。就是为了纪念他,后来才生产了超牛的“迈巴赫”牌车。

戴姆勒克莱斯勒与克莱斯勒的区别

       克莱斯勒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克莱斯勒是一个美国汽车品牌。ChryslerCorporation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密歇根州的Hylander Park。克莱斯勒主要从事汽车业务,主要生产道奇、SF、克莱斯勒、Jeep等品牌。克莱斯勒的品牌标志是飞翼标志,中间是克莱斯勒的英文。克莱斯勒品牌的创始人是WalterP.Chrysler,1926年,在克莱斯勒的带领下,该公司在美国汽车制造业中迅速从第27位跃升至第5位,次年上升至第4位。1928年,克莱斯勒收购道奇兄弟和普利茅斯,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1933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达到25.8%,一度超过福特汽车公司。1940年8月,沃尔特克莱斯勒去世。1998年,克莱斯勒被德国戴姆勒集团以33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成立。然而,这种被称为“大象婚姻”的组合未能创造一个全球性的汽车集团。戴姆勒-奔驰集团收购克莱斯勒集团时,五角星不再作为克莱斯勒集团的企业标志出现,克莱斯勒品牌的所有产品都使用带飞翼的克莱斯勒品牌标志。

       百万购车补贴

       一、成立时间不同

       1、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成立于1998年。

       2、克莱斯勒:成立于1922年。

       二、总部地点不同

       1、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

       2、克莱斯勒: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

       三、主要产品不同

       1、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旗下产品涵盖小排量汽车、跑车、豪华轿车、轻型商用车、重型载重车以及舒适型长途客车。

       2、克莱斯勒:主要产品有大捷龙、道奇·大篷车。

       

       百度百科-克莱斯勒

       百度百科-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好了,今天关于“戴姆勒 克莱斯勒”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戴姆勒 克莱斯勒”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